1、定义:EAN码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,主要用于标识商品的唯一性。它广泛应用于零售、物流、仓储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。
EAN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(GS1)统一管理和分配。
2、编码结构:
EAN-13:这是最常见的EAN条码格式,由13位数字组成。它包含以下部分:
国家代码:前3位数字,用于标识商品的生产国家或销售国家。
厂商识别码:接下来的4~5位数字,用于标识商品的制造商。
商品代码:接下来的5位数字,用于标识具体商品。
校验码:最后1位数字,用于验证条码的正确性。
EAN-8:这是一种较短的条码格式,由8位数字组成,主要用于小型商品或促销商品。
3、应用场景:
零售业:EAN码用于商品的快速扫描和销售记录,帮助商家快速完成交易并管理库存。
物流与供应链:通过EAN码,可以快速追踪商品的流向,提高物流效率。
库存管理:商家可以通过扫描EAN码快速获取商品信息,进行库存盘点和补货操作
条形码(barcode)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,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,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
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(简称条)和白条(简称空)排成的平行线图案
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、制造厂家、商品名称、生产日期、图书分类号、邮件起止地点、类别、日期等许多信息
因而在商品流通、图书管理、邮政管理、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